12月16日,石湖荡镇召开中国共产党石湖荡镇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。镇党委书记翁雷均在大会上作题为《高举旗帜 牢记嘱托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争当新时代松江高质量发展强区践行者为全面推进“浦江首镇”建设而努力奋斗》的工作报告。
下面,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读报告
过去一年工作回顾
即将过去的2022年,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,是新一届镇党委工作开局之年,更是石湖荡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。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、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,石湖荡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在市委、区委的统筹部署下,紧紧围绕“浦江首镇”奋斗目标,聚力改革、创新发展、厚积动能、守正创新,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。
一年来,我们坚持高举旗帜,
对标看齐,党的建设全面加强。
●打造富有石湖荡特色的“浦江首”“育见你”党建品牌,主动对接放大区委党校教学资源溢出效应,做实做强社区党校,书记工作室新设立4个实训基地,党代表工作室接访128人次、解决问题164条。
●完成机关、镇属公司、“两新”组织等46家党组织换届工作,开展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作。
●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弘扬社会正能量,全年区级及以上媒体宣传报道累计416次。
●举办“浦江首·党建半月谈”系列活动,镇级“荡里乡贤”三人行宣讲团开展“强国复兴有我”主题宣讲30场。
一年来,我们坚持严明纪律,
管党治党,政治生态更加清朗。
●精准运用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,全年发出廉情抄告2份,党纪立案4件,党纪处分2人,政务立案1人,诫勉谈话2人。
●着重做好执纪执法的“后半篇文章”,开展案后治理专题警示教育2次。
●对12家镇属公司开展2020—2021年度财务收支审计,聚焦公用车辆管理使用、“三公”经费和疫情防控财政资金等开展专项检查,监督加强内控管理,增强资金使用的规范性。
一年来,我们坚持科学精准,
动态清零,疫情防控卓有成效。
●率先实现和巩固社会面动态清零成果,倾心倾力完成松江方舱3、嘉途、索菲特等多个区级集中隔离点防控任务。
●627名党员志愿者组成的“浦江首”党员先锋队和数千名防疫志愿者,以“浦江守”保卫“浦江首”,从早春到初夏,百余天不分昼夜,坚守在72个封控道口、586个楼道、158个自然村落和44.18平方公里的石湖荡土地上。
●老年人第一剂接种率93.32%,位列全区第二,常态化核酸检测街镇考核评价位列全区前三。
●深入开展“防疫情、稳经济、保安全”大走访、大排查工作,全镇领导干部累计走访企业206家,排查点位186个。收集办结问题建议109个,办结率100%。
一年来,我们坚持发展为要,
实干奋进,经济根基愈发稳固。
●2022年全镇实现财政总收入18.73亿元,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.36亿元,同比增长0.79%,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幅始终位居全区前列。
●坚持大抓项目、抓大项目,建立工作专班,加强专人对接,强化要素保障。
●深化领导干部联系企业机制,向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综合性服务,大力推广企业融资纾困、助企纾困、新城人才等政策,为13家企业发放贷款6730万元,帮助企业缓解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。
一年来,我们坚持乡村振兴,
文旅融合,集镇品质持续提升。
●推进“浦江之首”生态人文乡旅融合社区建设,成功打造“荡里有米”“有米农场”“田心米茶铺”“春申讲堂”等主题业态,片区形成“薪金+租金+股金+税金+公益金”的“4+1”利益联结机制,全年游客量达154634人次,旅游业营收较去年增长100%,进一步发挥产业造血功能。
●举办镇第五届农耕文化节,创建“浦江首选”农产品线上推广直播平台和线下“浦江首 臨·肆”农产品临时销售点,大力推广本地特色农产品。
●加快生态环境优势转化,完成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工程和“浦江之首”水环境整治工程,切实做好2021年度长江经济带警示片环保问题整改。
一年来,我们坚持需求导向,
注重民生,人民城市暖心宜居。
●实施塔汇城中村项目动迁改造和延寿路商业地块建设,加速塔汇集镇蝶变展新姿;实施村内道路照明设施安装工程,照亮村民出行路。
●古松集镇3个住宅小区594户居民实现天然气管网接装入户。新湖、东源小区完成旧房修缮工作,惠及居民300余户。
●坚持教育优先发展,举办石湖荡镇乡村名师、优秀学子评选,首批6名青年教师入住石湖荡镇教师人才公寓。
●扎实推进健康石湖荡建设,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松江区院前急救石湖荡分站工程年内完工,家庭医生签约率、重点人群签约率和组合内就诊率排名全市第13名。
一年来,我们坚持探索创新,
优化机制,社会治理优势凸显。
●探索形成既有“共性”又有“个性”的“一村(居)一品”体系建设,组建智库团队,社区治理提亮增色。
●优化大网格协商共谋、中网格联动共建、小网格自治共治、微网格自管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,加强“一网统管”。
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
奋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
奋斗目标
以建设长三角𝐆G60科创走廊的重要功能区、松江多式联运国际枢纽城、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社区、具有全市影响力的“浦江首镇”为目标,争当新时代松江高质量发展强区践行者。
实现目标要把握好三个方向
一是党建引领、全面治理。
二是多式联运、全域开放。
三是乡村振兴、全景发展。
工作重点
(一)更加注重经济发展,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积聚发展动力,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标杆。
一是加快形成动能强劲的产业升级链。
二是加快形成高效精准的项目落实链。
三是加快形成活力迸发的企业服务链。
(二)更加注重协调发展,优化空间布局,精细化建管,不断促进资源优化配置,提高集镇可持续发展能力,打造城镇高质量发展新典范。
一是科学规划布局,合理利用空间资源。
二是突出品质提升,提升集镇承载能级。
三是推动机制创新,增强城市管理效能。
(三)更加注重绿色发展,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扎实推动乡村产业、文化、生态振兴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拓宽乡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。
一是全力夯实农业生产“基本盘”。
二是不断提升农村产业“附加值”。
三是切实强化农民宜居“硬支撑”。
(四)更加注重民生福祉,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,坚持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书写民生高质量发展新答卷。
一是构建更加均衡的社会保障体系。
二是提供更优质量的公共服务内容。
三是创造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(五)更加注重城市韧性,以治理数字化牵引治理现代化,全面提升科学化、精细化、智能化水平,筑牢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根基。
一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。
二是深化全域智能治理。
三是加强城市安全治理。
(六)更加注重党建引领,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、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、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,谱写党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
一是强化党的理论学习,学深悟透笃行凝共识。
二是夯实基层组织建设,共建共融共享促发展。
三是推进干部队伍建设,选人用人育人把好关。
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,正风肃纪反腐守初心。
五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,正确正向正面稳立场。